资本市场上ST股是永恒的“话题王”,一到年底尤为活跃。截至目前,Wind统计出73只ST概念股中,共29股披露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或在2017年三季报中预告了年度业绩,其中有14家预计盈利。
14家公司扭亏
*ST佳电1月8日晚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至1.45亿元。2016年*ST佳电亏损4.37亿元。因为订货信息减少,同行业价格竞争较为激烈,*ST佳电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此次预计2017年年报业绩扭亏为盈,预示着*ST佳电保壳成功在即。
另一家ST公司也于同一日宣告保壳成功。*ST东海A于1月8日晚公告,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约为250万元至310万元。此前,公司因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于2017年4月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外,包括*ST重钢、*ST普林、*ST锐电、*ST沈机等在内的12家ST公司在三季报或2017年度业绩预告中宣布扭亏。
2017年12月下旬,*ST沈机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7000万元。作为一家重工业企业,2008年开始,*ST沈机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12年至去年的5年间,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
扭亏原因各异
翻阅公告,各家公司扭亏原因也各不相同。*ST德力披露,公司扭亏是因为收到凤阳县财政局拨付的贷款贴息2139.78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补贴1777.97万元、纳税奖励2173.9万元,补助资金共计6091.65万元。
相比于做强利润或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获得政府补助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增利方法。在14家扭亏的公司中,*ST墨龙、*ST德力、*ST柳化、*ST爱富等均表示,政府补贴将对公司2017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也有部分公司依靠自身产业周期变化而实现扭亏。例如,煤炭企业*ST大有在三季报中表示全年业绩预计实现盈利。公司表示,受国家“三供一业”、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等政策影响,企业负担逐步减轻。
*ST郑煤也在三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由于国内煤炭价格较上年同期有大幅上涨,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已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上述原因,也有因为并购重组进而扭亏的公司。*ST建峰在三季报中披露,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最高将达到11.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主要原因系三季度*ST建峰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化工业务置出,确认投资收益6.31亿元。
概念炒作风潮依旧?
事实上,市场上对ST概念的炒作热度仍存。2017年12月以来,ST概念指数多日收红。对比最明显的是12月14日,当日沪深两市分别收跌0.32%和0.3%,但ST概念指数逆市收涨1.49%,创下1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对ST公司保壳的预期。
*ST东数于2017年12月19日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称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以2.83亿元入主*ST东数,这让*ST东数保壳有了想象空间。12月20日复牌后,*ST东数报涨近5%,自公告重大重组事项以来*ST东数股价累计上涨近30%。
扭亏的14家ST公司,按照业绩预告公告日之后的行情表现来看,除去*ST建峰停牌外,有4股实现上涨,*ST重钢涨幅最大达到10.69%,*ST沈机涨幅9.26%,另外两家涨幅均不超过2%。另外有9家均呈现下跌趋势,跌幅超过10%的有4家,分别为*ST锐电、*ST东海A、*ST普林,*ST厦工,跌幅分别为15.21%、14.69%、14.89%、10.59%。
监管紧盯保壳“套路”
截至目前,已经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ST概念股中,有*ST云网、*ST三维、*ST众和等10家公司为续亏状态。与此同时,部分ST公司年末动作频频,卖地卖房、政府补贴、突击重组等“戏码”接连上演,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
2017年11月17日,因拟向关联方出售土地等相关资产,*ST圣莱受到深交所闪电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此次利润是否影响公司已经披露的2017年业绩预告,该次jiaoy是否具备真实的商业实质,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jiaoy的资金来源、jiaoy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的合理性等问题。
另外,包括*ST金宇、*ST河化、*ST沈机等多家公司均因年底“突击增利”收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函。
2017年11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就指出,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jiaoy所将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同时,证监局将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
能活下来就是好的。
TL在建筑上表示楼梯梁,STL应该是表示首层楼梯梁吧。
无效文件无效文件无效文件
*ST佳电1月8日晚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至1.45亿元。2016年*ST佳电亏损4.37亿元。因为订货信息减少,同行业价格竞争较为激烈,*ST佳电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此次预计2017年年报业绩扭亏为盈,预示着*ST佳电保壳成功在即。
另一家ST公司也于同一日宣告保壳成功。*ST东海A于1月8日晚公告,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约为250万元至310万元。此前,公司因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于2017年4月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外,包括*ST重钢、*ST普林、*ST锐电、*ST沈机等在内的12家ST公司在三季报或2017年度业绩预告中宣布扭亏。
2017年12月下旬,*ST沈机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7000万元。作为一家重工业企业,2008年开始,*ST沈机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12年至去年的5年间,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
钉钉企典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沈阳中捷一机机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11-09,注册资本600.00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刘相相,公司地址是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二牛所口镇二牛所口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210123MA0Y9R3K3D,行业是金属制品业,登记机关是康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与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沈阳中捷一机机床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210123000076119
• 分支机构:
• 对外投资:
• 股东:
刘相相,出资比例100.00%,认缴出资额是600.000000万
• 高管人员:
屈成焕在公司任职监事
刘相相在公司任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沈阳第一机床厂销售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重大型数控机床、高速铣削中心、激光切割机、质量定心机及各种数控专用机床和数控刀架等;另一类是普通机床,主要有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多轴自动车床、各种普通专机和机床附件,共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市场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通过对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机床有限公司,中捷摇臂钻床厂,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资产重组而组建。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的沈阳、昆明以及德国的阿瑟斯雷本。2006年机床产销量突破7.5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销量突破1.5万台,海外市场收入突破1亿美元。其中沈阳第一机床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车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投产至今已累计为国内外制造业提供四十余万台金切机床,产品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远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一流的品质著称。捷机床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现已成为我国卧式镗床、数控铣镗床和加工中心的重要生产基地,国家钻镗床研究所设在本厂,工厂具有一流的设计开发及生产制造能力。近年来,企业自行开发及采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先进技术,主要生产各种型号卧式镗床、落地铣镗床、数控铣镗床、立卧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及各种专用机床等产品。并不断形成经济规模,为汽车、机车车辆、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及上海磁悬浮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重要装备。中捷机床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企业,一级计量单位,两次获得GB/TI9001-ISO9001质量体系合格认证证书。
目前,公司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已成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十五”期间囊括并完成机床行业三个“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研制的上海磁悬浮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沈一机”牌数控车床,“中捷”牌重型数控铣镗床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2004年在重组素有“中国金牌出口基地”之称的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后,成功并购了具有150多年重型机床制造历史的德国希斯公司,标志公司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经营轨道。2005年控股交大昆机,公司未来的发展格局是形成—沈阳、昆明、欧洲三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